(記者:克勤 范斌 通訊員:宋兆旺) “桃熟流丹,李熟枝殘,種花容易樹人難。”教書育人是一項看似平凡實則偉大的事業。穆靜華自1990年畢業至今一直為這項事業而奮斗。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穆靜華被評為省級骨干教師、市級優秀教師,并獲得了 諸多的贊譽。
2005年,穆靜華所授《歌曲中的歷史》獲市人事局、教育局、總工會舉行的教育系統優質課競賽一等獎;2006年所授《美國南北戰爭》一課獲市優質課一等獎;2007年被評為省學生小論文優秀輔導教師;2000年、2001年、2006年、2009年5次被評為市小論文優秀輔導教師;2007年在課程改革創新教案設計評比活動中《外交事業的發展》一教案獲市一等獎;《現代多媒體技術———歷史課堂教學的助手》獲漯河市交流論文一等獎。
用心教書 葉圣陶先生非常推崇“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歷練,從而獲得正確知識和熟練能力”的學習境界。這也是穆靜華的教學追求。
穆靜華采用“讀、議、展、點、練”的教學模式,使課堂充滿活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輕松學習歷史。學習上形成一種互相幫助,互相促進、資源共享、成果交流的良好習慣,從而達到師生互動、自主閱讀、心靈溝通、潛能開發,人格融合。歷史學科本身就是對學生進行情感和價值觀教育以及愛國主義教育的絕好素材,穆靜華在教學中教育學生愛憎分明,體悟中國古代 文化的燦爛和近代歷史的屈辱以及仁人志士高風亮節的人格精神,使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學會如何做人,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用心育人 站在神圣的講臺上,穆靜華不曾忘記過自己的誓言,不曾動搖過那顆育人的拳拳之心。憑著對教育的赤誠之心和強烈的責任感,在平凡的教學工作中她永遠保持著一種崇高的敬業精神、忘我的犧牲精神、無私的奉獻精神。
“我告訴自己要用心地做好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地處理班級里的每個問題、用全部的愛呵護著每一顆幼小的心靈。播種陽光,收獲春天,學生才是我最好的榮譽證書。”穆靜華說。在多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她總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以教師的人格養成學生的人格,以班主任的自身形象感召學生。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教會學生學會賞識,既賞識自己,也賞識他人,學會合作。
由于對班級進行科學管理,方法適當,穆靜華所帶的班級學習氣氛濃,團結向上,成績優良,多次被評為優秀班集體。她本人也多次榮獲“優秀班主任”稱號。
用心引導 回首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活,穆靜華感嘆:“我夢想雄鷹的翅膀,夢想超越的輝煌,卻發現我的翅膀早已給了我的學生。”二十多年來,穆靜華有一半的時間是和畢業班的同學們一起度過的。畢業班的工作責任重大而辛苦,但她從沒有厭倦過,她說,因為這一年是學生們人生的一次重大抉擇,是放飛希望的開始,所以對于每一屆學生她都是全身心地投入。
對于初三畢業生來說,把握好考試才可以決勝中考,穆靜華很重視每一次模擬考試,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兩環節四步走”的工作方法。兩環節就是考前定目標,考后重督促,四步走既定目標,細分析,定措施,長督促。首先讓學生樹立目標,激發興趣,發揮潛能。其次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立足課堂,提高效率。三是夯實基礎,注重解題方法的指導。四是專項訓練、專題復習,培養綜合能力。具體來說就是讓學生每次考前都定出目標,考后及時擠出時間幫助學生分析自己的成績得失,并制訂下一步的提高措施,并在短期內督促改進不足的地方。正是有這樣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穆靜華所教的歷史課才能取得不錯的成績。